共 20 条
基于生产视角的中国水足迹地区间差异:“总量-结构-效率”分析框架
被引:14
|作者:
吴兆丹
[1
,2
,3
]
Upmanu LALL
[3
]
王张琪
[4
]
田泽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2] 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3] 哥伦比亚大学水中心
[4]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足迹;
生产视角;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差异分解;
中国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间差异问题正引起各界关注,分析比较各地区用水总量、结构及效率,是我国构建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在"总量-结构-效率"分析框架下,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锡尔指数空间差异分解、伪基尼系数差异成因分解等方法,分析我国30省级行政区(除西藏)42经济部门生产视角下水足迹(生产水足迹)地区间差异及其成因,为我国合理高效调整生产以降低水足迹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生产水足迹总量、结构、效率地区间差异明显。2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是其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成因(贡献率69.46%),而农林牧渔业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是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的重要贡献因子(贡献率59.19%),其关键因子为该部门最终需求量经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74.57%);水资源压力指标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源自经济区域内省区间可利用水资源量对应差别。3农林牧渔业直接用水系数与最终需求量、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最终需求量、住宿餐饮业用水乘数与最终需求量等省区间差别分别是三大产业生产水足迹省区间差异主要贡献因子。4生产水足迹强度省区间差异主要源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水足迹强度对应差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对工业生产水足迹废弃率省区间差异的贡献高于其他经济部门。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