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成灾规律研究

被引:25
作者
熊炜
范文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秦巴山区; 浅表层滑坡; 成灾规律; 破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以陕南秦巴山区的紫阳县域为例,通过对全县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总结了浅表层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滑坡的各种致滑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滑坡整个发展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从破坏形式上将其归纳为两类力学模式和6种表现形式。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内浅表层滑坡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非常敏感,尤其表现为滑坡灾害与暴雨同期,但受物源条件限制大规模灾害之间存在9~10年的平静期。浅表层滑坡特有的发展演化可划分为表层卸荷阶段、加速风化阶段、风化堆积阶段、浅表层滑坡发生阶段等四个阶段,根据其变形破坏特征归纳为剧滑—平推和蠕滑—拉裂两种力学模式以及6种表现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山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避灾扶贫移民搬迁 [J].
陈勇 ;
谭燕 ;
茆长宝 .
灾害学, 2013, 28 (02) :136-142
[2]   竹林关大柴沟大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 [J].
熊炜 ;
范文 ;
李喜安 .
灾害学, 2012, 27 (04) :92-97
[3]   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 [J].
文彦君 .
灾害学, 2012, 27 (02) :77-81
[4]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M].杜继稳;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