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产量差异与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马小龙 [1 ]
佘旭 [1 ]
王朝辉 [1 ,2 ]
曹寒冰 [1 ]
何红霞 [1 ]
何刚 [1 ]
王森 [1 ]
黄明 [1 ]
刘璐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2]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产量; 氮磷钾肥; 栽培; 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针对中国西北旱地小麦低产田块多、分布范围广、农户地块间产量差异大的问题,探索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缩小产量差异,普遍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分布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旱地小麦主产区的180个农户麦田0—100 cm土壤和小麦植株的取样分析,结合对农户施肥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了旱地小麦产量差异与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山西、陕西和甘肃冬小麦产量分别介于2 529—8 419、1 344—8 073和2 984—7 145 kg·hm-2。覆膜栽培的小麦产量较传统栽培提高9.4%。传统栽培的高产组产量较中低产组分别高37.5%和77.2%,覆膜栽培分别高25.4%和66.2%。传统栽培高产组的平均施氮量比中低产组分别高44.4%和74.4%,覆膜栽培分别高9.9%和13.5%;传统栽培高产组施磷量比中低产组平均提高31.1%,覆膜栽培提高35.4%;但传统栽培高产组的施钾量却比低产组低62.1%,覆膜栽培高产组比低产组高96.0%。传统栽培不同产量水平间0—10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覆膜栽培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产组比低产组显著高20.8%。传统栽培40—80 cm土壤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0—60 cm土层高产组比中、低产组分别高出7.5%和18.6%;覆膜栽培0—60 cm土层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20 cm土层高产比中、低产组分别高出3.2%和14.2%。传统栽培土壤矿质氮无显著差异,覆膜栽培80—100 cm土层高产比低产组高1.6倍。传统栽培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产组0—20 cm土层比中、低产组分别高74.3%和86.9%;覆膜栽培土壤速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传统栽培40—6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产组比中、低产组显著高22.5%和16.0%,覆膜栽培土壤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 H在不同产量水平和栽培模式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引起产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有栽培模式、氮磷钾肥用量、土壤有机质以及速效磷含量。因此,缩小西北旱地农户间产量差异、实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于加强旱地麦田水分管理,采用保水栽培;适当提高传统栽培小麦中低产田块的氮磷肥用量、控制钾肥用量,在稳定覆膜栽培小麦中低产田块氮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加强旱地麦田有机培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蓄水保墒和氮素供应能力的同时,提升传统栽培小麦中低产田土壤的有效磷供应能力,以达到通过促进小麦生长,提高籽粒产量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757 / 477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陕西省农户小麦施肥调研评价 [J].
赵护兵 ;
王朝辉 ;
高亚军 ;
张卫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 (01) :245-253
[2]  
底墒和施氮量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J]. 孟晓瑜,王朝辉,李富翠,李可懿,薛澄,李生秀.应用生态学报. 2012(02)
[3]   渭北旱塬不同施肥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J].
薛澄 ;
王朝辉 ;
李富翠 ;
赵护兵 ;
周玲 ;
李小涵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21) :4395-4405
[4]   底墒和磷肥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J].
孟晓瑜 ;
王朝辉 ;
杨宁 ;
杨荣 ;
章孜亮 ;
赵护兵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05) :1083-1090
[5]   江苏省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J].
冷苏凤 ;
宋锦花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5) :113-116
[6]   不同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区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J].
陈辉林 ;
田霄鸿 ;
王晓峰 ;
曹玉贤 ;
吴玉红 ;
王朝辉 .
生态学报, 2010, 30 (09) :2424-2433
[7]   施肥对黄土旱塬区黑垆土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赵云英 ;
谢永生 ;
郝明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6) :1273-1279
[8]   高台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J].
蔺多钰 .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 (11) :29-31
[9]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法的冬小麦产量差异 [J].
陈健 ;
王忠义 ;
李良涛 ;
张克锋 ;
宇振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971-1976
[10]   玉米地膜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J].
杜社妮 ;
白岗栓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5)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