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26
|
作者
汪有奎 [1 ]
贾文雄 [2 ]
刘潮海 [3 ]
陈文 [4 ]
赵成章 [2 ]
王启尤 [4 ]
汪杰 [1 ]
机构
[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4]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生态环境; 变化趋势; 治理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定位观测、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的气象、水文、森林、草原资料及相关文献,采用回归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祁连山北坡年气温的年际变化率为0.0334℃·a-1,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7年以后气候明显变暖;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率为0.5702mm·a-1,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太明显,在1976年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956—2006年,祁连山北坡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党河和哈尔腾6个内流区河流域及大通河流域冰川面积减少17.7%,冰川厚度减薄5~20m,雪线上升100~140m,河西内流区冰川冰储量减少11.4%;东段冷龙岭有27条冰川在1972—2007年的35年间消失;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出山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呈明显减少趋势,黑河流域略有增加,疏勒河流域增加趋势明显;1958—1988年间,祁连山北坡毁林草开荒面积达10.0万多hm2;1958—1980年,森林面积减少0.6万hm2;1989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不断加强保护培育,森林逐步恢复,至2008年有林地面积较1989年增加9.4万hm2;因受人为干扰特别是超载放牧影响,1958年以来,祁连山北坡有林地、灌木林及草原的质量一直处于退化状态,致使森林病虫危害严重,灌木林积雪和保水能力下降,草地产草量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状况,亟待加强保护与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近50年来祁连山七一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研究
    王宁练
    贺建桥
    蒲健辰
    蒋熹
    井哲帆
    [J]. 科学通报, 2010, 55 (32) : 3107 - 3115
  • [2]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七一冰川融水径流变化研究
    宋高举
    王宁练
    蒋熹
    贺建桥
    武小波
    [J]. 水文, 2010, 30 (02) : 84 - 88
  • [3] 1972-2007年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
    曹泊
    潘保田
    高红山
    姜少飞
    温煜华
    上官冬辉
    [J]. 冰川冻土, 2010, (02) : 242 - 248
  • [4] 祁连山北麓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顾自林
    赵忠
    [J]. 草原与草坪, 2009, (05) : 80 - 83
  • [5] 祁连山水资源变化及生态保护研究
    常继青
    牛最荣
    王启优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9, 45 (07) : 1 - 2+8
  • [6] 近50年祁连山西段夏季气候变化对冰川发育的影响
    程瑛
    徐殿祥
    宋秀玲
    [J].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2) : 294 - 298
  • [7]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对积雪消融的影响
    车宗玺
    金铭
    张学龙
    张虎
    牛云
    董晓丽
    [J]. 冰川冻土, 2008, (03) : 392 - 397
  • [8] 1958—2005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变化特征研究
    杜文涛
    秦翔
    刘宇硕
    王旭峰
    [J]. 冰川冻土, 2008, (03) : 373 - 379
  • [9]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
    贾文雄
    何元庆
    李宗省
    庞洪喜
    院玲玲
    宁宝英
    宋波
    张宁宁
    [J]. 地理学报, 2008, (03) : 257 - 269
  • [10] 天祝县草产业状况分析与发展对策
    裴成芳
    [J]. 草业科学, 2008, (01)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