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负面清单

被引:76
作者
黄京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司法; 人工智能; 司法判断; 规则; 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用,必须有明确的禁区。以政策性调控措施明确禁区范围,是相对妥当的做法。受刑事司法规律的制约,案例规则及其调整,以及包含政策指引、改革试验和地方规范在内的非正式制度,是刑事司法智能系统的核心禁区。智能型标准化,是案件质量分散保障机制的重要手段,但涉及刑事实体法的适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须满足相对性、可靠性、适度性、独立性和可控性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失败启示录.[M].格雷格·伯曼;奥布里·福克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  
跨国视角下的检察官.[M].卢拉;玛丽安.法律出版社.2016,
[3]  
刑事诉讼法通义.[M].张建伟;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司改要敢于啃下硬骨头.[N].王治国;徐盈雁;闫晶晶;.检察日报.2017,
[5]  
人工智能给法律带来四大挑战.[N].张艳;.社会科学报.2016,
[6]  
当法律遇上人工智能.[N].於兴中;.法制日报.2016,
[7]   司法改革:回顾、检视与前瞻 [J].
宗智 .
法学, 2017, (07) :11-21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运行情况指标体系的构建 [J].
黄京平 ;
李舸禛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5 (01) :36-47
[9]   我们离“阿尔法法官”还有多远 [J].
何帆 .
方圆, 2017, (02)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