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被引:147
作者
许轲 [1 ]
孙圳 [1 ,2 ]
霍中洋 [1 ]
戴其根 [1 ]
张洪程 [1 ]
刘俊 [2 ]
宋云生 [1 ]
杨大柳 [1 ]
魏海燕 [1 ]
吴爱国 [2 ]
王显 [2 ]
吴冬冬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姜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品种类型; 生育期; 温光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222 / 42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J].
姚义 ;
霍中洋 ;
张洪程 ;
夏炎 ;
倪晓诚 ;
戴其根 ;
许轲 ;
魏海燕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04) :633-647
[2]   播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J].
姚义 ;
霍中洋 ;
张洪程 ;
夏炎 ;
倪晓诚 ;
戴其根 ;
许轲 ;
魏海燕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11) :2131-2138
[3]   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 [J].
薛亚光 ;
杨建昌 .
作物杂志, 2009, (06) :8-12
[4]   浙江救灾用水稻品种的播期试验附视频 [J].
刘鑫 ;
石建尧 .
浙江农业科学, 2009, (06) :1104-1110
[5]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J].
李迪秦 ;
秦建权 ;
张运波 ;
杨胜海 ;
彭少兵 ;
邹应斌 ;
唐启源 .
核农学报, 2009, 23 (05) :858-863
[6]   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的探讨 [J].
钱银飞 ;
张洪程 ;
钱宗华 ;
刘艳阳 ;
李杰 ;
郭振华 ;
陈烨 ;
张强 .
农机化研究, 2009, 31 (10) :1-5
[7]   不同品种与播期对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附视频 [J].
李红 ;
汤文光 ;
聂丽群 ;
唐海明 ;
高建彬 ;
童中霞 ;
彭兴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3) :26-29
[8]   遮光对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朱萍 ;
杨世民 ;
马均 ;
李树杏 ;
陈宇 .
作物学报, 2008, (11) :2003-2009
[9]   光温因子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调控 [J].
解文孝 ;
刘博 ;
韩勇 ;
李建国 ;
付亮 ;
高岐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06) :26-30
[10]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 [J].
张在金 ;
马玉银 ;
周炳庆 ;
柏银传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8) :12132-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