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下降回避还是学历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机制再探讨(1978-2006)

被引:64
作者
侯利明
机构
[1] 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教育发达科学研究科
关键词
地位下降回避; 学历下降回避; 教育策略; 教育获得;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5.02.009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家庭微观的教育策略是如何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的?基于理性选择理论,本文将家庭的微观教育策略分为地位下降回避策略和学历下降回避策略,采用CGSS2006数据考察了这两个教育策略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位下降回避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绩效主义被破坏的初中升高中阶段,这一效果才开始显现。(2)学历下降回避对子女的教育获得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效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3)父母是否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作为学历下降回避的重要分水岭,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分化起着关键作用。(4)学历下降回避作为家庭最重要的教育策略之一,其合理性依赖于中国学历驱动的社会背景、单轨制的学校系统和绩效主义的选拔机制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213+245 +245-24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 [J].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8) :109-128+206
[3]   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 [J].
吴愈晓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4) :179-202+245
[4]   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 [J].
吴愈晓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3) :4-21+203
[5]   教育的再生产:代际传承与变迁 [J].
齐亚强 ;
牛建林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 (01) :37-56
[6]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J].
梁晨 ;
李中清 ;
张浩 ;
李兰 ;
阮丹青 ;
康文林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1) :98-118+208
[7]   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J].
仇立平 ;
肖日葵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6) :121-135+223
[8]   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 [J].
叶华 ;
吴晓刚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5) :153-177+245
[10]   1990-2000年中国的经济转型、学校扩招和教育不平等 [J].
吴晓刚 .
社会, 2009, 29 (05) :88-1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