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逻辑推演: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

被引:12
作者
王海军
王念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共生性; 信息共享;
D O I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5.06.005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延伸。分析发现,交易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通过"渠道"或"平台"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金融抑制、金融生态群落沉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供给提供的保障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比较分析角度入手,构建互联金融动因理论、模式理论及风险理论为一体的完整理论逻辑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改革助推器.[N].龙金光;邹小玲;.南方日报.2014,
[2]   What do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do? [J].
Allen, F ;
Santomero, AM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1, 25 (02) :271-294
[3]   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视角 [J].
胡文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1) :91-101
[4]   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 [J].
罗仲伟 ;
任国良 ;
焦豪 ;
蔡宏波 ;
许扬帆 .
管理世界, 2014, (08) :152-168
[5]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J].
谢平 ;
邹传伟 ;
刘海二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 :3-9
[6]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现状分析与趋势研究 [J].
朱晋川 .
农村金融研究, 2013, (10) :5-8
[7]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8]   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J].
陈斌开 ;
林毅夫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3-23
[9]   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 [J].
黄桂田 ;
何石军 .
金融研究, 2011, (07) :1-13
[10]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M].王海军;赵嘉辉.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978-7-121-25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