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双核”增长极空间经济联系研究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栾贵勤
齐浩良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引力模型推论; 城市流强度; 相似性; 相关性;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08.06.011
中图分类号
F127.2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腾飞,关键是京津能否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发展,辐射"三北",对接东北亚,能否充分展现区域"龙头"的作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和天津双核心的带动并没有完全发挥。本文应用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及其两个经验性推论、城市流强度等对京津产业雷同性和京津因相互竞争,产生的辐射干扰性进行了数据分析、原因解释。指出北京、天津两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一轮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的重点与难点 [J].
陈晓永 .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6
[3]   京津合作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 [J].
江曼琦 ;
唐茂华 .
城市, 2006, (06) :21-24
[4]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J].
唐茂华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 (05) :52-56
[5]  
区域经济学[M]. 科学出版社 , 邓宏兵, 2008
[6]  
区域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栾贵勤等, 2008
[7]  
天津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7
[8]  
北京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北京市统计局, 2007
[9]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倪鹏飞主编, 2004
[1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景体华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