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63
作者
张永领 [1 ]
高全洲 [1 ]
丁裕国 [2 ]
姜彤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夏季降水; 降水变化敏感区; 演变趋势;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6.02.008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长江流域107个站1958~2002年逐年夏季降水量资料,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区域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主要有3种空间振荡型、7个降水变化敏感区域。其中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湘江-赣江上游区域夏季降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加率分别为25.8mm/10a、69.4mm/10a、31.0mm/10a,信度水平在95%以上;岷江流域则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率为40.7mm/10a,信度水平在99%以上;岷江流域和汉水-长江三峡在1980年代降水最多,而其它区域在1990年代降水最多。夏季降水量江汉-洞庭湖平原在1985年、鄱阳湖平原在1994年、长江三角洲和汉水-长江三峡在1974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而岷江流域则在1963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各个区域都存在明显的年际或年代际振荡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夏季降水的水汽通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田红 ;
郭品文 ;
陆维松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4) :401-408
[2]   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朱亚芬 .
地理学报, 2003, (S1) :100-107
[3]   江南汛期降水基本气候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关系初探 [J].
陈绍东 ;
王谦谦 ;
钱永甫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60-268
[4]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J].
姜彤 ;
施雅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77-284
[5]   长江中下游旱涝的环流型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遥相关波列特征 [J].
苗秋菊 ;
徐祥德 ;
张雪金 .
气象学报, 2002, (06) :688-697
[6]   印度洋地区异常海温的偶极振荡与中国降水及温度的关系 [J].
肖子牛 ;
晏红明 ;
李崇银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35-344
[7]   中国降水场QBO分布型态及其长期变率特征 [J].
况雪源 ;
丁裕国 ;
施能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59-367
[8]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J].
龚道溢 ;
朱锦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6-549
[9]   南海夏季风降水的区域差异及其突变特征 [J].
乔云亭 ;
简茂球 ;
罗会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1) :38-44
[10]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张琼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