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胎胚的法律地位研究

被引:138
作者
徐国栋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厦门
关键词
受精胎胚; 主体说; 客体说; 中介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导致双轨生殖体制的形成,对传统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各国纷纷以立法应对。其中最核心的法律问题就是受精胎胚的法律属性问题。各国在理论以及实践中分别作出不同的回答,包括主体说(分为有限自然人说和法人说)、客体说(分为财产说和私生活利益说)以及中介说。其中中介说作为一种最有解释力的理论为多数国家关于人工辅助生殖的立法奉行。采用中介说,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不二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认真透析《绿色民法典草案》中的“绿” [J].
徐国栋 .
法商研究, 2003, (06) :7-10
[2]   论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 [J].
付翠英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1) :29-33
[3]   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欧洲生命伦理公约 [J].
许国平 .
学术月刊, 1995, (09) :112-113
[4]  
隐私的权利[M]. - 当代世界出版社[美]爱伦·艾德曼(EllenAlderman), 2003
[5]  
生命伦理学[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印仁宗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