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04
|
作者
孟菲
谭永忠
陈航
熊雯颖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非粮化”; 时空格局; 空间计量模型; 种植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8年,中国整体的"非粮化"水平呈波动变化,2016年后"非粮化"最为显著;"非粮化"类型逐渐由蔬菜、油料、棉花等多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2)"非粮化"在空间上大致表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步严重的态势,类型多为蔬菜和油料作物,又以蔬菜为主导。(3)各影响因素中,人工成本和种粮比较收益在后期对非粮种植有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非粮化"现象发生;机械动力水平在前期对"非粮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后期表现为正面作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非粮化"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应对耕地"非粮化"现象,应继续保障粮食种植收益、完善农业生产设施与服务市场、健全法律政策与制度,以稳定粮食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