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场域中政府舆论引导的主体客体化

被引:8
作者
段媛媛 [1 ,2 ]
徐世甫 [3 ]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2]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3]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微博; 政府; 舆论引导; 主体客体化; 主体间性;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4.10.04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处于转型社会座架下的政府由于多年的"惯习",建构了主体客体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范式,但是以微博为基石的自媒体的历史性生成,特别是政府在微博场域中权力资本的缺席、行动策略的异化以及微博对人的主体性的彻底激活给政府舆论引导带来先验般的困境。主体客体化既成了这种困境的症候,同时也是这种困境生成的"问题式"。由此主体间性范式成为超越主体客体化的最优选择,它带来了舆论引导的"哥白尼革命",成为微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引导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连线力.[M].杨国斌;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人的境况.[M].(美)汉娜·阿伦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我们的防火墙.[M].李永刚;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M].(德) 胡塞尔; 著.人民出版社.2008,
[5]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M].张一兵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7]  
传媒批评.[M].肖小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  
无调式的辩证想象.[M].张一兵著;.三联书店.2001,
[9]  
福柯思想肖像.[M].刘北成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  
自我实现的历程.[M].张世英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