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的人格探析

被引:2
作者
李红惠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人格; 教授; 职业角色;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08.06.016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教授的人格具有其学识不可替代的激励和教育作用。当前我国大学教授存在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和职业情感等不良人格表现。大学教授不良人格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大学教授人格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应加强社会民主制度建设,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教授完美人格的塑造创设有利的社会大环境;政府和大学要加强管理;教授自身也应该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并不断提高自律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学精神探论 [J].
刘亚敏 .
未来与发展, 2000, (06) :61-64
[2]   论主体性教育 [J].
张天宝 .
中国教育学刊, 1996, (05) :11-12+23
[3]  
高等教育哲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约翰·S.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著, 2001
[4]  
当代人类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铭铭 等译,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