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14
|
作者
郝明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原沟壑区;综合治理;模式;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96.01.014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是建立该区域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王东沟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10年来成效显著,体现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利用,小流域沟坡防蚀道路网建成,粮食单产10年平均3750kg/hm ̄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0元增加到1313元,水土流失量由原来的1860t/(km2·a)控制在800t/(km ̄2·a)以下,林草覆盖率由18%上升到39.5%,综合治理的重点是全方位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塬区提高源面土地生产力,拦蓄村庄、道路场院等非农田硬地面产流;在沟坡发展经济林果带,建立沟坡道路防蚀技术体系;在沟谷建立水土保持林,寓水土保持措施于小流域经济开发全过程之中,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