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被引:268
|
作者
林而达 [1 ]
许吟隆 [1 ]
蒋金荷 [2 ]
李玉娥 [1 ]
杨修 [1 ]
张建云 [3 ]
李从先 [4 ]
吴绍洪 [5 ]
赵宗群 [6 ]
吴建国 [7 ]
居辉 [1 ]
严昌荣 [1 ]
王守荣 [8 ]
刘允芬 [5 ]
杜碧兰 [9 ]
赵成义 [0 ]
秦保芳 [1 ]
刘春蓁 [3 ]
黄朝迎 [2 ]
张小全 [3 ]
马世铭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3]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4]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8] 中国气象局
[9]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10]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13] 不详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中国气候变化; 气候情景; 影响评估; 适应措施; 不确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各个领域和地区都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但以不利影响为主,未来的气候变暖将会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农业以及水资源等部门和沿海地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应措施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应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由于我国科学研究的相对不足和科学认识能力的局限,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应当加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扩大研究领域、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研究,以降低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宫鹏
    郑循华
    翟盘茂
    张德二
    赵宗慈
    王绍武
    王会军
    罗勇
    陈德亮
    高学杰
    戴晓苏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 3 - 8+50
  • [2]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辨识
    吴绍洪
    尹云鹤
    赵慧霞
    李双成
    邵雪梅
    陶波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3) : 115 - 118+145
  • [3] 气候变化的影响阈值与中国的粮食安全
    熊伟
    林而达
    居辉
    许吟隆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2) : 84 - 87
  • [4] 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的统计分析
    许吟隆
    黄晓莹
    张勇
    林万涛
    林而达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2) : 80 - 83+97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2004
  • [6] Climate change due to greenhouse effects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J] . Gao Xuejie,Zhao Zongci,Ding Yihui,Huang Ronghui,Filippo Giorgi.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