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中国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货币化评价
被引:10
|作者:
马国霞
[1
,2
]
石敏俊
[1
,2
]
李玫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经济损失;
空间格局;
绿色核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2.33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绿色国民核算体系弥补了现有核算体系不足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经济核算是实现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区)水土流失损失进行经济计量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水土流失空间差异显著,呈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水土流失损失最多的五个省份是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北,损失最少的五个省份是新疆、北京、海南、西藏、江苏。(3)我国水土流失损失约占全国GDP的1.45%,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0.35%、1.5%、4.6%,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损失大于东部地区。(4)贵州的真实储蓄为负值,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真实储蓄虽大于0,但真实储蓄率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低。(5)我国东部和西部的人均真实储蓄比值大于人均GDP比值,东、西部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比现实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