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

被引:40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政策; 义务本位主义; 如实回答义务; 供述自愿性; 认罪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作为一项刑事政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犯罪事实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拒不供认有罪、推翻供述或者"认罪态度不好"的被告人,则会产生一种从重处罚的效果。尽管这一政策在指导法院量刑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对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以及被告人的无罪辩护权具有否定作用。由此,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形成了一种"义务本位主义"的诉讼模式。根据这一模式,面对国家追诉机关的调查讯问,嫌疑人负有服从和配合的义务,以协助国家机关查明事实真相。在这种强调公民服从义务的政策影响下,所谓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保持沉默的权利、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被告人与国家的平等对抗等自由主义哲学意义上的理念,并没有太多的存在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2, (05) :60-83
[2]   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7, (03) :113-132
[3]   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7, (06) :141-15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建议稿与论证[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光中, 2006
[5]  
刑事审前程序改革实证研究[M].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樊崇义主编, 2006
[6]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M]. - 法律出版社 , 徐静村[等]撰稿, 2005
[7]  
程序性制裁理论[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瑞华著, 2005
[8]  
沉默权制度研究[M]. - 法律出版社 , 孙长永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