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隐私问题的伦理考量

被引:8
作者
吕耀怀
机构
[1]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信息; 隐私; 伦理;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06.06.004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个人的数据隐私问题或信息隐私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凸显的最引人注目的隐私问题。不同的西方学者,为信息隐私保护给出了不同的伦理辩护。这些不同的伦理辩护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基于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的伦理辩护和基于相对价值或工具价值的伦理辩护。在当代中国,与人们隐私观念的变化和对于隐私的法律保护的进展相比较,有关隐私和隐私权的伦理思考相对滞后。中国的学者应当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中,进一步增加个体利益的权重,赋予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以更为重要的地位,以此为信息隐私的伦理辩护提供更为有力的根据,并为大众隐私意识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伦理向导。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0+673 +6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美国信息隐私立法透析 [J].
齐爱民 .
时代法学, 2005, (02) :109-115
[2]   基因隐私的伦理和法律规范 [J].
刘仁忠 ;
代薇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09) :77-81
[3]   入世与中国的数据隐私保护 [J].
王长征 .
国际贸易问题, 2002, (07) :17-19+33
[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 [J].
张新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 (05) :16-25
[5]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时间·竞争·隐私 [J].
郑杭生 .
中国软科学, 1994, (02) :48-50
[6]  
人格权法新论[M].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王利明 主编, 1994
[7]   Privacy as life, liberty, property [J].
Richard Volkman .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3, 5 (4) :199-210
[8]  
Ontological Security, Existential Anxiety and Workplace Privacy[J] . William S. Brow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00 (1)
[9]  
KDD, data mining, and the challenge for normative privacy[J] . Herman T. Tavani.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1999 (4)
[10]  
Responsibilityfor Information Assurance and Privacy:A Problemof Individual Ethics? .2 Stahl B C.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