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植被景观的斑块特征

被引:10
作者
郭志华
肖文发
蒋有绪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海南岛; 植被景观; 斑块特征; 分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GIS工具 ,基于 1∶5 0万海南岛植被图 ,研究了海南岛植被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总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极差、偏度、峰度、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被用于描述海南岛植被景观的斑块大小特征 ;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等概率分布类型被用于检验各类植被景观斑块大小的分布特征。同时 ,还检验了海南岛各类型植被景观斑块的复杂性。用Krum mel等和李哈滨及Klinkengerg等提出的公式可获得海南岛植被斑块分维数的可靠估计。对于数量较多的基本类型斑块 ,斑块分维数与斑块大小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分维数D2 与斑块平均面积呈正相关 ,与斑块面积标准差、最大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极差、偏度值呈负相关。 7大类型植被斑块的分维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热性针叶林、阔叶林、草丛、灌丛、人工林、农田和水生植被。除灌丛与阔叶林、灌丛与人工林及草丛与农田之间的分维数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两两之间的分维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此外 ,还确定了海南岛植被景观斑块的尺度域。对于斑块数较多的 5大类型植被 ,当斑块面积大于或小于 7 4km2 时 ,斑块形状的复杂性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毛乌素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吴波 ;
慈龙骏 .
生态学报, 2001, (02) :191-196
[2]   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林地的结构和异质性特征分析 [J].
曾辉 ;
姜传明 .
生态学报, 2000, (03) :378-383
[3]   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评价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320-326
[4]   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设计与物种保护——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刘雪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2) :164-169
[5]   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斑块规模的动态分析 [J].
郭晋平 ;
薛俊杰 ;
李志强 ;
田荣善 .
生态学报, 2000, (02) :218-223
[6]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沿环境梯度分布趋势的研究 [J].
郭晋平 ;
王俊田 ;
李世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135-140
[7]   北京地区植被景观斑块形状的分形分析 [J].
刘灿然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129-134
[8]   RS和GIS在植被生态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J].
彭少麟 ;
郭志华 ;
王伯荪 .
生态学杂志, 1999, (05) :52-64
[9]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 [J].
王宪礼 ;
肖笃宁 ;
布仁仓 ;
胡远满 .
生态学报, 1997, (03) :317-323
[10]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 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