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约束时空变化——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例

被引:16
作者
高翔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度; 城市化; 综合测度; 时空变化;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 甘肃段;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甘肃段1989-2007年近20年水资源与城市化两大系统的2000多个数据,采用改进的综合测度模型,探讨了甘肃段水资源对其城市化发展约束强度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1)1989-2007年甘肃段及其9个城市水资源约束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约束强度下降趋于加快,其中兰州市、金昌市最为突出.但9个城市之间,水资源约束强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变化的丰富性.具体来说,兰州市由强约束降为较强约束,降幅明显;由极强约束降为强约束的城市有5个,包括约束度降幅较大的武威市、酒泉市,降幅不明显的嘉峪关市、金昌市及约束度呈波动变化的定西市;约束度略有下降,但约束类型基本不变的城市包括白银市(极强约束)、天水市(强约束)与张掖市(极强约束).2)甘肃段9个城市水资源约束空间差异按20年约束度平均计,表现为除兰州水资源约束类型属于较强约束、天水市属于强约束外,其余7个城市(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定西、白银)均属于极强约束,反映甘肃段城市化发展整体一直承受着较大的水资源压力,未来一定时期水资源约束压力也会依然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交互耦合时空变化 [J].
高翔 ;
鱼腾飞 ;
程慧波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5) :11-18
[2]   干旱区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情景预警分析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9) :1509-1519
[3]   干旱区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J].
鲍超 ;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08, (11) :1140-1150
[4]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城市化进程的定量辨识——以甘肃省武威、张掖市为例 [J].
鲍超 ;
方创琳 .
中国沙漠, 2007, (04) :704-710
[5]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形成机制及空间组织——以河西走廊为例 [J].
方创琳 ;
孙心亮 .
中国沙漠, 2006, (05) :860-867
[6]   水资源约束力的内涵、研究意义及战略框架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844-852
[7]   水资源约束下的张掖绿洲城镇发展模式初步研究 [J].
马国霞 ;
甘国辉 ;
田玉军 .
中国沙漠, 2006, (03) :426-431
[8]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301-310
[9]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阈值 [J].
方创琳 ;
乔标 .
生态学报, 2005, (09) :2413-2422
[10]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 [J].
方创琳 ;
李铭 .
地理研究, 2004, (06) :8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