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趋势及政策展望

被引:15
作者
邓仲良 [1 ]
张可云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经济空间优化; 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21.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中国区域发展的典型事实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均衡性逐步提升,区域发展差距日益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同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也重塑了区域比较优势,城市群和区域性大城市成为主要经济空间载体,但当前也存在区域发展分化引起的人口集聚空间失衡、部分省份"去工业化"和经济结构"服务业化"的产业空间不匹配问题,还面临日益频繁的外部冲击挑战。为促进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立足要素集聚的客观规律,统筹好区域发展和人的发展,强化城市功能分工,引导劳动力就业空间均衡化,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空间,不断完善国内生产网络和壮大国内消费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增强区域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 [J].
李兰冰 ;
刘秉镰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36-51+8
[2]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困境与政策效率提升——基于两次全国问卷调查的分析 [J].
朱武祥 ;
张平 ;
李鹏飞 ;
王子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4) :13-26
[3]   发展与平衡的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J].
陆铭 ;
李鹏飞 ;
钟辉勇 .
管理世界, 2019, 35 (10) :11-23+63+219
[4]   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区域态势 [J].
金碚 .
区域经济评论, 2019, (04) :1-7
[5]   跨越世纪的城市人力资本足迹——历史遗产、政策冲击和劳动力流动 [J].
夏怡然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19, 54 (01) :132-149
[6]   从区域非均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发展40年 [J].
肖金成 ;
安树伟 .
区域经济评论, 2019, (01) :13-24
[7]   大城市生产率优势:集聚、选择还是群分效应 [J].
张国峰 ;
李强 ;
王永进 .
世界经济, 2017, 40 (08) :167-192
[8]   流动人口进入对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J].
陈刚 .
经济学动态, 2016, (12) :50-60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J].
潘文卿 .
世界经济, 2015, 38 (07) :120-142
[10]   城市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收入 [J].
高虹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14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