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基于农业部门工资决定的视角

被引:6
作者
岳龙华 [1 ]
杨仕元 [2 ]
申荣太 [3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
[3]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劳动边际生产率; 农业部门的工资; 刘易斯转折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从刘易斯增长模型的经典著作入手,廓清刘易斯模型的关键假说,以农业部门工资决定原则变化的独特视角,即农业部门工资和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关系研究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整体上已经到达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但是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性,东部发达地区已经接近刘易斯第二转折点(即商业化点),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已经越过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即短缺点),西部少数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到达刘易斯第一转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 [J].
赵广才 .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05) :886-895
[2]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China’’s economic output[M]. Eckstein A. . 1980
[3]  
Roundtable on Chinese economic statistics introduction. Rawski T G,Xiao W. 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1
[4]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anis G,Fei JCH.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61
[5]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 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Lewis W A. The Manchester School . 1954
[6]  
The rains fei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eply. Rains Gustav,Fei John.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63
[7]  
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 Rawski,T. 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1
[8]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J].
都阳 ;
曲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25-35
[9]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