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18
作者
袁丹 [1 ]
雷宏振 [1 ]
黄雯 [2 ]
何媛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2]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异质性; 收敛性;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5.06.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从产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4~2011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并对其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TFP年均下降1.9%;受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较大,呈收敛趋势,收敛速度为年均17.3%,2008年以后,收敛速度加快;各细分产业TFP的趋势和原因有所不同,产业间存在σ收敛,产业内都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批发和零售业的收敛速度最快;多数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不高,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产业、东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TFP随着时间推移,将向各自的稳态水平趋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文献综述 [J].
邱灵 .
经济学家, 2014, (05) :97-104
[2]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性判断 [J].
李秉强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29 (04) :82-88
[3]   工业化进程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2002-2011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 [J].
杜德瑞 ;
王喆 ;
杨李娟 .
上海经济研究, 2014, (01) :3-17
[4]   要素市场扭曲、双重抑制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陈艳莹 ;
王二龙 .
南开经济研究 , 2013, (05) :71-82
[6]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分析 [J].
吉亚辉 ;
李岩 ;
苏晓晨 .
软科学, 2012, 26 (03) :15-19+38
[7]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探讨 [J].
黄莉芳 ;
黄良文 ;
洪琳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6) :120-132
[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 [J].
原毅军 ;
刘浩 ;
白楠 .
中国软科学, 2009, (01) :159-167
[9]  
Bank productivity in China 1997–2007: Measurement and convergence[J] . Kent Matthews,Nina (Xu) Zhang.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0 (4)
[10]  
Estimating output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 Application to Japanese banks[J] . Hirofumi Fukuyama,William L. Weber.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