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中国畜禽粪便的能源潜力与氮磷耕地负荷及总量控制
被引:167
|作者:
朱建春
[1
,2
]
张增强
[3
]
樊志民
[2
]
李荣华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畜禽粪便;
产沼气潜力;
氮磷耕地负荷;
总量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3 [畜牧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估算1978—2011年间中国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氮、磷和COD含量的变化,分析了中国畜禽粪便的来源结构、氮磷耕地负荷及产沼气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畜禽粪便主要来源于牛、猪、羊和家禽。1978—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和COD含量分别增加了1.35倍和0.91倍,至2011年分别达25.45亿t和2.33亿t。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产沼气潜力为757.04亿m3,折合0.54亿t标准煤,其中河南、四川、河北、山东和内蒙古5个地区的产沼气潜力相对较高。中国畜禽粪便氮、磷产生量均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到2011年分别增加了1.39倍和1.66倍,至2011年分别达到1 419.76万t和247.98万t。2011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或省份畜禽实际养殖量已经超过50%环境容量,氮、磷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山东、北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辽宁、天津、河北、福建、河南和海南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这些地区应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数量,而内蒙古、江西、四川、山西、西藏、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和新疆等地区还有适当扩大养殖规模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