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长江中游地区粮食增长的结构变动分析——基于Shift-Share模型的分析验证
被引:7
作者:
李晓云
[1
]
黄玛兰
[1
]
曾琳琳
[1
]
张安录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结构变动;
Shift-Share模型;
长江中游;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6.08.008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Shift-Share模型对长江中游四省的粮食作物结构内部优势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以分析粮食连年丰收背景下作物内部增长的结构与竞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水稻不具备结构性优势与竞争优势;小麦同时具有结构性优势和竞争优势;玉米具有结构性优势但是缺乏竞争优势;豆类、薯类无结构性优势,但是豆类由于单产水平提高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从农作物内部结构看,2004年以来长江中游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约62%的比例。其中四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扩张空间有限;安徽和湖北小麦有较大幅度增长;除江西外其他三省玉米均呈现出上涨趋势。长江中游作为粮食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发挥自身资源与环境优势,从结构与竞争力出发,调整水稻生产品种结构、提高品质,积极支持安徽和湖北北部小麦生产,克服玉米生产限制性因子、提高单产水平,以进一步发挥区域作物结构优势,增加竞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