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化”半整合:城市外来务工子弟精神价值研究

被引:2
作者
包蕾萍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外来务工子弟; 现代性; 精神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外来务工子弟的问题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本文认为,现代与传统价值并存的"马赛克"化半整合,是处于城乡边缘的外来务工子弟精神生存状态的重要特征。研究从外来务工子弟城市化过程中的精神价值现状入手,通过1145份上海抽样问卷(其中外来务工子弟317份,城市儿童828份)数据,以定量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精神挑战。研究认为流动使得外来务工子弟的传统意识不断淡化,如何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值得认真思索;应该在改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为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在"两为主"政策框架下,还需要重视外来移民后代的精神融入。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精神生活 [J].
刘擎 .
浙江学刊, 2007, (05) :61-69
[2]   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和思考 [J].
张兵 ;
王玉梅 .
当代教育论坛, 2007, (09) :66-67
[3]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 [J].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 ;
吴霓 .
教育研究, 2007, (04) :49-55
[4]   脱根与涅槃——新生代女民工的市民化释读 [J].
张志胜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1) :64-67
[5]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与新农村建设——对鄂东一典型自然村的个案研究 [J].
杨明佳 ;
林英锋 .
学习月刊, 2006, (10) :123-123
[6]   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分析 [J].
牟果 ;
毛艾琳 .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4) :16-18
[7]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J].
余伟 ;
郑钢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6) :134-144
[8]   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及衡量尺度初探 [J].
寥小琴 .
理论与改革, 2005, (05) :112-115
[9]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 [J].
邹泓 ;
屈智勇 ;
张秋凌 .
青年研究, 2005, (02) :1-7
[10]   精神生活的理论构成——置于现代性背景下 [J].
文军 .
社会观察, 2004, (09)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