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被引:31
|
作者
王兆礼 [1 ]
陈晓宏 [1 ]
曾乐春 [2 ]
魏清泉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 广东省征地服务中心 
[3]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GM(1,N)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系统; 深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系统为例,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判别其最大驱动力,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与外资利用额的关联系数最大,达到0.8491,其次为基础建设投资额、第三产业产值、工业总产值及总人口数量;耕地、林地、荒地、水域面积变化则与城市化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以1991-1999年间的建设用地面积作为灰色系统特征数据序列,选取与其关联系数最大的五个驱动因子序列数据作为相关因素数据系列,建立GM(1,6)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际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1.11%,最小为-0.25%,平均相对误差也只有3.41%;检验结果表明,2000-2004年的模拟值与检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74%,模拟精度较高,因而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深圳市建设用地的增长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高度城市化地区非城市建设用地导向——深圳案例研究[J]. 王爱民,刘加林.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 [2] 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吴宏安
    蒋建军
    周杰
    张海龙
    张丽
    艾莉
    [J]. 地理学报, 2005, (01) : 143 - 150
  • [3]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摆万奇
    阎建忠
    张镱锂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 71 - 78
  • [4]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以安西县为例
    章予舒
    王立新
    张红旗
    李香云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 170 - 178
  • [5]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史培军
    陈晋
    潘耀忠
    [J]. 地理学报, 2000, (02) : 151 - 160
  • [6]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李秀彬
    [J]. 地理学报, 1996, (06) : 553 - 558
  • [7]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思峰等著, 1999
  • [8]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