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养殖密度对主要环境因子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3
作者
刘绿叶
刘培廷
汤建华
高继先
许程林
机构
[1]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文蛤; 密度; 硫化物、COD和DO;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31 [各种贝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在室内模拟实验条件下,分析研究了文蛤培养区底泥中的硫化物(S2-)和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以及溶解氧(DO)的含量,结果表明:S2-和COD含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迅速增加,DO持续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S2-、COD和DO两两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2-和COD相关系数平均达到0.90(P<0.01);同时,对三因子几何均值型污染指数分析发现,COD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且当文蛤培养密度超过100只/m2时,COD和DO污染指数均大幅上升,结合潮滩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认为,滩涂文蛤增养殖密度应控制在100只/m2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文蛤养殖现状及展望 [J].
张安国 ;
李太武 ;
苏秀榕 ;
刘保忠 .
水产科学, 2005, (02) :31-33
[2]   池塘养殖贝类暴发性死亡原因分析 [J].
何伟贤 ;
吴伟杰 .
水产养殖, 2004, (04) :27-28
[3]   南通沿海文蛤频死原因探究 [J].
詹文毅 ;
陈佩林 ;
葛存旺 .
水利渔业, 2004, (03) :49-51
[4]   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及其与贝类养殖的关系 [J].
祁铭华 ;
马绍赛 ;
曲克明 ;
辛福言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1) :85-89
[5]   大鹏澳网箱养殖区底质硫化物分布、变化和污染分析 [J].
甘居利 ;
林钦 ;
黄洪辉 ;
蔡文贵 ;
杨美兰 ;
王增焕 ;
吕晓瑜 ;
贾晓平 .
水产学报, 2003, (06) :570-574
[6]   海水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及其生态效应 [J].
周毅 ;
杨红生 ;
张福绥 .
海洋科学, 2003, (02) :23-26
[7]   海湾网箱渔场老化特征分析 [J].
何国民 ;
卢婉娴 ;
刘豫广 ;
林茵茵 ;
梁小云 .
中国水产科学, 1997, (S1) :77-81
[8]   深圳湾底质中的硫化物 [J].
杨美兰 ;
陆超华 .
海洋湖沼通报, 1993, (01) :42-46
[9]   高潮区文蛤大批死亡原因及防治技术 [J].
于志华 ;
姚国兴 ;
宋晓村 ;
王汉清 ;
孙国铭 .
水产养殖, 1992, (05) :6-8
[10]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id-volatile sulfur in the sediments of Canadohta Lake, PA[J] . N. J. Oehm,T. J. Luben,M. L. Ostrofsky. &nbspHydrobiologia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