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强弱空间极化的演化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松
胡树华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空间极化; 均衡政策;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2.03.016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2000-2008年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极化水平及其空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极化趋势呈现"M"型特征,并在南方-北方表现为增强,而在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沿海-内陆方向上稍微减弱;就平均极化水平而言,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方向>沿海-内陆方向>南方-北方方向。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相应地推导出我国国家高新区均衡政策的选择域:北京、西安、天津、武汉、成都、大连、长春、沈阳,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结构与国家高新区集聚创新机理 [J].
李永周 ;
姚婳 ;
桂彬 .
中国软科学, 2009, (05) :89-95
[2]   区域经济差异测量方法述评 [J].
张芮 ;
赵丽 ;
杨洪焦 .
统计与决策, 2008, (04) :50-53
[3]   基于DEA的国家级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J].
权进民 ;
姚兰 ;
史本山 .
软科学, 2008, (01) :75-77
[4]   基于DEA的我国高新区相对效率评价 [J].
许陈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8) :117-119
[5]   基于熵理论的高新区发展不均衡度评价 [J].
韩伯棠 ;
李强 ;
朱美光 ;
张彩波 .
科学学研究, 2005, (03) :342-346
[6]   国家高新区产出效率的实证研究 [J].
黄春铃 ;
余颖 ;
黄卓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2) :100-104
[7]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空间布局研究 [J].
安士伟 ;
贾学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7) :144-145
[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 [J].
刘荣增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1) :27-29
[1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聚类分析评价研究 [J].
黄宁燕 ;
梁战平 .
科学学研究, 1999, (02)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