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轨迹及早期识别——以智能手机等技术为例

被引:88
作者
苏敬勤 [1 ]
刘建华 [2 ]
王智琦 [3 ]
陈悦 [3 ]
姜照华 [3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3]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ESLAB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专利影响因子; 演化轨道; 早期识别;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F416.63 [电子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技术轨道理论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数据库,利用Python编程语言获取专利引用数据,以智能手机技术颠覆传统手机技术等为例,分析了专利量、专利引用量和专利引用率等随时间变化的JΛL型曲线,从而揭示了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轨道,建立了颠覆性技术演化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专利影响因子"这一计量指标,提高了对颠覆性技术进行早期识别的准确性,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关于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的探索 [J].
黄鲁成 ;
成雨 ;
吴菲菲 ;
苗红 ;
李欣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5) :654-664
[2]   基于专利计量的国家间技术竞争情报分析——以智能手机技术为例 [J].
侯剑华 ;
屠一云 .
现代情报 , 2014, (10) :119-123+129
[3]   智能手机触摸屏专利分析 [J].
袁晓东 ;
谢伟峰 .
情报杂志 , 2014, (07) :57-62
[4]   全球石墨烯技术领域专利计量分析 [J].
苗军 ;
洪凡 ;
陈慧琪 ;
彭海媛 ;
苏绍玉 ;
高海燕 .
新材料产业, 2014, (01) :42-49
[5]   动态能力维度在企业创新国际化各阶段中的作用变化分析——基于海尔的案例研究 [J].
苏敬勤 ;
张琳琳 .
管理学报, 2013, 10 (06) :802-809
[6]   企业颠覆性技术路线图制定研究 [J].
卢光松 ;
卢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1) :81-86
[7]   用颠覆性技术发展NGN [J].
侯自强 .
当代通信, 2006, (06) :12-14
[8]   国内外专利引文数据库的研究与发展 [J].
庞景安 ;
黄迎燕 ;
不详 .
情报科学 , 2004, (02) :182-187
[9]   用文献计量学评价基础研究的几项指标探讨——论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因子 [J].
刘雅娟 ;
王岩 .
科研管理, 2000, (01) :93-98
[10]  
Urban retrofitting: Identifying disruptive and sustaining technologies using performative and foresight techniques[J] . Tim Dixon,Malcolm Eames,Judith Britnell,Georgia Butina Watson,Miriam Hu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