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维度、舆情生态与治理机制

被引:23
作者
倪明胜 [1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2]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关键词
网络; 网络公共事件; 舆情生态; 治理路径;
D O I
10.16029/j.cnki.1008-410x.2013.04.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中国网络公共事件愈发呈现出高发多发的态势。从现有网络公共事件研究文献可总结提炼出两大核心议题:网络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抗争动员模式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研究。网络公共事件释放出来的倒逼力量无比强大,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权力关系结构、公民行动者与国家(政府)之间的互动交往模式。网络公共事件既有益于事实真相的澄清和公平正义的彰显,也极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和舆情风险。深刻把握网络公共事件背后的运作机理和媒介生态,全新考量政府、网络与公民间的关系并积极构建多元化协同治理框架,成为当前破解问题的必由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自媒体时代下的领导干部需提升媒介素养.[N].倪明胜;.学习时报.2013,
[2]  
新媒体对社会的作用日益“中心化”.[N].杨春;.南方日报.2012,
[3]  
SOCIAL MOVEMENT NETWORKS VIRTUAL AND REAL.[J].Mario Diani.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2000, 3
[4]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J].Robert D. Benford;David A. Snow.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0, 1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6]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李盛平等 译.华夏出版社.1988,
[7]   警惕网络负能量 [J].
石平 .
求是, 2013, (12) :46-47
[8]   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 [J].
陈姣娥 ;
王国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1) :28-33
[9]   协同治理的价值及其挑战 [J].
刘伟忠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5) :113-117
[10]   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 [J].
韩志明 .
东南学术, 2012, (05) :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