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与情景预测

被引:83
|
作者
张国兴 [1 ,2 ]
苏钊贤 [1 ]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交通运输碳排放; LMDI; STIRPAT; 岭回归;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20.12.022
中图分类号
X73 [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协调黄河流域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间关系,是具有重要时效性和紧迫性的问题。为探讨区域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和趋势,本文运用LMDI法对各项驱动因素进行分解,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碳排放趋势。结果表明:1998—2017年区域交通运输碳排放呈现"持续上升—快速下降—波动上升"趋势;人均GDP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交通运输强度、单位周转量能耗和交通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起抑制作用;不同情景下交通运输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保持人口低增长、经济水平高增长和技术水平高增长情景可能最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等应当作为未来流域交通运输碳减排的主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中国人口负增长:现状、未来与特征
    张现苓
    翟振武
    陶涛
    [J]. 人口研究, 2020, 44 (03) : 3 - 20
  • [2] 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指标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雪松
    陆旸
    汪红驹
    冯明
    娄峰
    张彬斌
    李双双
    [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4) : 5 - 22
  • [3] 长江经济带交通碳排放测度及其效率格局(1985~2016年)[J]. 蒋自然,金环环,王成金,叶士琳,黄艳豪.环境科学. 2020(06)
  • [4]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
    黄建平
    陈文
    温之平
    张广俊
    李肇新
    左志燕
    赵庆云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 49 (10) : 1607 - 1640
  • [5] 中国的挑战:全球温控目标从2℃到1.5℃的战略调整
    段宏波
    汪寿阳
    [J]. 管理世界, 2019, 35 (10) : 50 - 63
  • [6] 京津冀交通部门CO2排放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张克勇
    刘县美
    郭丕斌
    方婕
    姚建明
    [J]. 系统工程, 2019, 37 (05) : 12 - 20
  • [7] 劳动力总量趋势性下滑对大国长期竞争力的影响——基于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7)的国际比较研究
    林楠
    [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03) : 31 - 37
  • [8]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和趋势预测
    张延群
    万海远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3) : 59 - 75
  • [9] 中国人口政策与人口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李建伟
    周灵灵
    [J]. 经济学动态, 2018, (12) : 17 - 36
  • [10] 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课题组
    李伟
    隆国强
    张琦
    赵晋平
    王金照
    赵福军
    [J]. 管理世界, 2018, 34 (12)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