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的无罪推定原则

被引:2
作者
冯姣 [1 ]
王钰 [1 ]
乔岳 [2 ]
熊秉元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3] 浙江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无罪推定; 适用范围; 证据法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无罪推定为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原则,一直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学者关注的多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无罪推定原则与证明责任的关系以及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适用阶段。对于无罪推定原则在诉讼各阶段的适用程度以及无罪推定原则与证据法则的关系,学者并未提出完整的解释。文章论证,在刑事诉讼的五个阶段,无罪推定原则适用的程度并不一致。而且,在各个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在审判阶段,无罪推定原则展现地最明显;但是,和一般认知相反,无罪推定原则其实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所在,是法院所采用的证据法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法律的经济分析[M]. 中信出版社 , (美) 波斯纳, 2003
[2]  
Miranda V.Arizona. 384 U.S.436,86 S.Ct.1602 .
[3]  
RefocusingtheBurdenofProofinCriminalCases:SomeDoubtaboutReasonableDoubt. LawrenceM.Solan. TexasLawReview . 1999
[4]  
PeopleV.Ibarra,No.H021123. 2001WL1330296 Cal.ct.app . 2001
[5]  
CaseComment-UnitedStatesV.Copeland,369F.Supp.2d275[E.D.N.Y 2005] Quantification of the Proof Beyond Reasonable DoubtStandard. JamesFranklin. Law,Probability and Risk . 2006
[6]   论无罪推定的涵义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 [J].
易延友 .
政法论坛, 2012, 30 (01) :10-23
[7]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J].
赖早兴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5) :161-167
[8]   无罪推定原则渗透下侦查程序之架构 [J].
樊崇义 ;
刘涛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2) :81-85
[9]  
刑事证据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12
[10]  
程序的法理[M]. 商务印书馆 , 孙笑侠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