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李静
高继宏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4.02.038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互相辅助的关系。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资金等的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最直接表现是农业产品的剩余,这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化对于人口的集聚需求,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担任了城镇化发展的催化剂。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协调发展的因素。通过建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个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协调度模型,对1997-2012年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子系统从不协调走向协调的状态,且两个子系统的协调程度虽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但是整体的协调程度不高。因此,我们应该在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辅助下,大力开展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为城镇化的建设作出贡献。城镇化也应在建设的同时充分引领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农业现代化输送资金及科技信息。让二者在协调的状态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效用,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问题浅析 [J].
陈晓鹏 .
经济师, 2011, (12) :217+243-217
[2]   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 [J].
李丽莎 .
商业时代, 2011, (18) :15-16
[3]   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J].
方世明 ;
郑斌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5) :112-118
[4]   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 [J].
王富喜 ;
孙海燕 ;
孙峰华 .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323-328
[5]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2-15
[6]   对推进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J].
柯炳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9) :4-8
[7]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 [J].
周复多 .
现代城市研究, 2000, (04) :7-9+63
[8]  
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徐同文, 2010
[9]  
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高明秀, 2009
[10]  
区域经济学[M]. 科学出版社 , 宋金平等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