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被引:1054
|
作者
张智海
刘忠厚
李娜
张萌萌
黄琪仁
马远征
王亮
刘勇
刘新宇
朱钧
蓝旭
李士春
杨鸿兵
喻恒峰
汤光宇
张伟
姚伟武
李绍林
彭俊红
周晟
周劲松
机构
[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2]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3] 北京积水潭医院
[4]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5] 上海市第六医院
[6]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医院)
[7]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8]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9] 湖南省怀化第一人民医院
[10] 兰州军区总医院
[11] 北京石景山医院
[12] 北京密云中医院
[13] 江西省人民医院
[14]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15] 河北省三院
[16]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7] 武汉市普爱医院
[18] 甘肃省中医院
[19] 成都军区总医院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2.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OCCGS)建议的-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美国放射学院(ACR)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cm3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07 / 10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美国放射学院(ACR)关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
    程晓光
    李娜
    余卫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 19 (09) : 991 - 997
  • [2] 定量CT骨密度测量(QCT)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2007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共识摘录
    程晓光
    李勉文
    李娜
    余卫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 18 (11) : 969 - 974
  • [3] 腰椎定量CT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比较
    李晓玉
    李娜
    苏永彬
    李谨
    朱玲
    程晓光
    张萍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 18 (11) : 980 - 983
  • [4] 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初步研究
    邓德茂
    何欣
    李家言
    张建
    黄增超
    袁文昭
    孙伟杰
    王玲
    程晓光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 18 (11) : 1008 - 1010
  • [5] 腰椎定量CT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检出率的比较分析
    李娜
    李新民
    孙伟杰
    程晓光
    蒋学祥
    [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 5 (02) : 83 - 88
  • [6] 采用欧洲腰椎体模对多中心腰椎定量C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估
    陈祥述
    程晓光
    彭俊红
    李葆青
    苏晋生
    戴春来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12) : 912 - 917
  • [7] 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pDEXA)诊断技术
    张智海
    刘忠厚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6, (04) : 409 - 414+437
  • [8]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回顾性研究
    张智海
    沈建雄
    刘忠厚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 (03) : 5 - 12+37
  • [9] 美国国家卫生院有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文件
    秦岭
    张戈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2, (02) : 86 - 89
  • [10] 骨矿与临床[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忠厚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