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与成功因素

被引:19
作者
李政 [1 ,2 ]
任妍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高铁产业; 赶超型自主创新; 官产学研模式; 全产业链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472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高铁产业是中国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典范。高铁产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之际,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进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赶超。其中,政府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成功的关键,与国外机构联合设计、在国内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研发机制是成功的基础,全产业链创新是成功的保障。高铁产业的成功说明,在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创新资源的配置和战略指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具有独特的自主创新优势,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决定引进技术的效果和最终成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追踪中国高铁技术核心来源[J]. 路风.瞭望. 2013 (48)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机制及启示 [J].
赵建军 ;
郝栋 ;
吴保来 ;
卢艳玲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2, 4 (01) :57-69
[3]   揭秘中国高铁制造业 [J].
孙玉敏 .
上海国资, 2011, (06) :46-49
[4]   中国高铁为何能实现自主创新 [J].
李拉 .
产权导刊, 2011, (04) :5-7
[5]   “和谐号”诞生记 [J].
本刊编辑部 ;
林坤 ;
浩然 ;
朱敏 .
新经济导刊, 2011, (03) :37-41
[6]   对中国高铁的战略思考 [J].
刘美雄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1) :14-18
[7]   高铁成长记 [J].
张璐晶 .
中国经济周刊, 2011, (Z1) :26-35
[8]   政府作用主导高速铁路自主创新 [J].
张维克 .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0, (05) :16-17
[9]  
中央企业自主创新报告[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李政, 2013
[10]  
让"火箭"列车驰骋世界. 矫阳. 科技日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