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β-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1
作者
肖灿夫 [1 ]
李江涛 [2 ]
张昌霖 [3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院
[3] 唐山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 β-趋同; 空间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Moran’s I指数检验了我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而传统的趋同检验方法未能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的影响。选用能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省际条件β-趋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间存在条件β-趋同,趋同速度大约为2.05%,高于传统趋同经验研究得到的2%趋同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J].
鲁凤 ;
徐建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44-51+80
[2]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101-108
[3]   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14-21+69
[4]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孟斌 ;
王劲峰 ;
张文忠 ;
刘旭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18
[5]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J].
吴玉鸣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4, (06) :654-659
[6]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7]   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 [J].
林毅夫 ;
董先安 ;
殷韦 .
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6) :3-10
[8]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研究, 2004, (05) :40-48
[9]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10]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