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漏洞的填补

被引:20
作者
柳建龙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漏洞; 开放性; 宪法解释; 基本权利本质内容;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0.11.006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由于制宪工作和国家生活的复杂性、宪法的开放性、制宪者智识的有限性、情势变更或者特殊政治考量等原因,宪法可能存在漏洞。其确定应以实定的并不圆满的宪法体系为出发点,并以解释论为之;其间应妥善处理其与宪法的开放性、不成文宪法、宪法解释之间的关系,方能准确地发现宪法漏洞。可以以宪法解释、制定法律、宪法修改、宪法惯例等方式填补宪法漏洞,但不得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目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权利的本质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Gesetzeslücken.[J].Hans Reichel.Zeitschrift für die 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 /.1926, 3
[2]  
中国宪法.[M].胡锦光;韩大元.法律出版社.2016,
[3]  
制宪权.[M].(日) 芦部信喜;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4]  
王汉斌访谈录.[M].王汉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978-7-80219-976-7
[5]  
制造“拉伦茨神话”.[M].顾祝轩; 著.法律出版社.2011,
[6]  
公法学札记.[M].陈新民; 著.法律出版社.2010,
[7]  
现代宪法的诞生、运作和前景.[M].(德) 格林; 著.法律出版社.2009,
[8]  
法学方法论.[M].(德) 齐佩里乌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9,
[9]  
论宪法修改程序.[M].杜强强;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M].韩大元; 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