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杨万平
张志浩
卢晓璐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污染排放指数; 超效率SBM;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本文沿袭绿色GDP思想,以包含能源与环境要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代理变量,讨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文章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核算了中国1981—2012年间的GTFP,并进一步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影响GTFP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981—2012年间GTFP以1996年为分界点呈现倒U型变化,年均增长率为1.69%,其中1981—1996年的平均增长率为3.67%,而1997—2012年的平均增长率为-0.16%,这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正在恶化;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对外开放、污染治理、非公有制经济对GTFP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工业对GTFP有阻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市场配置资源的历史演进及对改革的启示 [J].
李恩 ;
张军委 .
管理学刊, 2015, 28 (02) :32-35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核心、主攻方向及开放模式 [J].
傅泽风 .
管理学刊, 2014, 27 (06) :47-51
[3]   中国市区县级TFP变动问题的讨论:2007~2010年 [J].
金飞 ;
张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9) :55-71
[4]   所有权结构改革对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放松进入规制的视角 [J].
张红凤 ;
张肇中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2) :66-77
[5]   环境管制成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李小胜 ;
安庆贤 .
世界经济, 2012, 35 (12) :23-40
[6]   要素利用、节能减排与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汪克亮 ;
杨力 ;
程云鹤 .
经济管理, 2012, 34 (11) :30-43
[7]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匡远凤 ;
彭代彦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62-74
[8]   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李玲 ;
陶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5) :70-82
[9]   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绿色经济增长 [J].
杨万平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2) :91-98+127
[10]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