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迁——基于种养结合视角的再考察

被引:68
作者
孟祥海 [1 ]
周海川 [2 ]
杜丽永 [3 ]
沈贵银 [1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国家信息中心
[3]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环境技术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种养结合; Super—SBM模型; ML指数;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90612.001
中图分类号
F326.22 [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基于种养结合视角,考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等因素,选取农地氮盈余强度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了199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对农业环境技术无效率的来源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以此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及区域比较研究 [J].
魏琦 ;
张斌 ;
金书秦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11) :11-20
[2]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与演化研究 [J].
郭海红 ;
张在旭 ;
方丽芬 .
现代经济探讨, 2018, (06) :85-94
[3]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J].
葛鹏飞 ;
王颂吉 ;
黄秀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5) :66-74
[4]   中国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刘晓永 ;
李书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04) :1-14+316
[5]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J].
宋大利 ;
侯胜鹏 ;
王秀斌 ;
梁国庆 ;
周卫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01) :1-21
[6]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刘晓永 ;
李书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21) :1-19
[7]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能源全要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J].
杨先明 ;
田永晓 ;
马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2) :147-156
[8]   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 [J].
王力 ;
韩亚丽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11) :95-105
[9]   农业生产污染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J].
叶初升 ;
惠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4) :116-125
[10]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基于DEA-GML指数与面板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J].
杜江 ;
王锐 ;
王新华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3) :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