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煤矸石山水分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山西省阳泉市煤矸石山为例

被引:9
|
作者
郑国强 [1 ]
张成梁 [2 ]
张洪江 [1 ]
王伟 [1 ]
李美生 [3 ]
张勇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山西绿宝园林设计研究所
[3] 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温度; 水分含量; 耐高温植物; 煤矸石山;
D O I
10.16843/j.sswc.2008.03.021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试验、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煤矸石山温度对水分及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山温度在垂直方向随着深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与自然黄土荒坡变化趋势相反,且覆土后的煤矸石山较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温度变化剧烈;在垂直0~80 cm的范围内,自然恢复、覆土50 cm和覆土100 cm煤矸石山相邻土层(10cm)温度升高值分别为0.68、2.20和2.97℃;覆土煤矸石山水分含量在垂直方向因温度升高逐步下降,其水分含量较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平均高出10%15%;在山西省阳泉市煤矸石山适宜生长的耐高温植物有灰绿藜、茵陈蒿、蒺藜、马齿苋、臭蒿、狗尾草、沙打旺和鬼针草,4种植物对温度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紫穗槐>刺槐>臭椿>侧柏。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