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据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定位与审查判断规则——基于网络假货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

被引:50
作者
胡铭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 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关键词
电子数据; 证据体系; 真实性; 合法性; 关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互联网时代,电子数据在刑事审判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然而,在规则层面与审判实践层面,对电子数据的定位却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北大法意中国裁判文书库收录的2005-2015年网络假货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电子数据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定位泛化的问题,相关审查判断规则主要围绕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展开,其关联性审查本质上也是真实性审查,其合法性审查亦主要是为了保障真实性。电子数据鉴定虽然被广泛适用,却未能发挥预期作用,而专家辅助人的引入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准确定位电子数据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在广义理解电子数据的基础上,在真实性与正当程序保障的价值权衡中,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电子数据审查判断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8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互联网法院:开启涉网纠纷解决新时代.[N].李英锋;.人民法院报.2017,
[2]  
检察机关电子数据云平台建成使用.[N].许一航;.检察日报.2014,
[3]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J].
刘品新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175-190
[5]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实施现状及完善——以浙江省为视角 [J].
俞世裕 ;
潘广俊 ;
林嘉栋 ;
余晓辉 .
中国司法鉴定, 2014, (05) :7-16
[6]   鉴定人出庭与专家辅助人角色定位之实证研究 [J].
胡铭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190-208
[7]   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11, 33 (05) :127-142
[8]   价值抉择:反恐措施与刑事诉讼——以美国法为范例的检讨与反思 [J].
胡铭 .
政法论坛, 2006, (06) :129-143
[9]  
大数据时代.[M].迈耶-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M].陈光中;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