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的构成成分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被引:101
作者
李渺 [1 ]
宁连华 [2 ]
机构
[1] 孝感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MPCK; 构成成分; 表现形式; 专业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1-4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1 ;
摘要
MPCK是由数学学科知识(MK)、一般教学法知识(PK)、关于学生的知识(CK)和关于教育技术的知识(TK)融合而成,其本质是教师如何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若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看,可把MPCK分为话题MPCK和课堂MPCK.对于话题MPCK而言,其表现形式是:针对特定内容和特定学生,教师"呈现"数学问题的方式;对于课堂MPCK而言,其表现形式是:针对特定内容和特定学生,教师"组织、呈现、调整"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MPCK对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数学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教师专业的认识,有助于数学教师进一步发展专业知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 [J].
夏正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 (02) :1-11+18
[2]   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 [J].
廖元锡 .
教师教育研究 , 2005, (06) :39-42
[3]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 [J].
杨彩霞 .
教育科学, 2006, (01) :60-63
[4]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 [J].
李琼 ;
倪玉菁 ;
萧宁波 .
教育学报, 2006, (04) :58-64
[5]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与数学教师MPCK的优化案例剖析 [J].
张红 ;
孙立坤 ;
李昌勇 .
数学通报, 2009, 48 (07) :22-25+40
[6]   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特征与研发举例 [J].
黄毅英 ;
许世红 .
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8 (01) :5-9
[7]   课标背景下数学史与教师MPCK的优化案例 [J].
张红 ;
孙立坤 ;
李昌勇 .
福建中学数学, 2010, (02) :19-21
[8]   数学课堂中PCK的结构 [J].
董涛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3 (08) :122-124
[9]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 [J].
童莉 .
数学教育学报, 2010, 19 (02) :23-27
[10]  
基于学校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策略研究[D]. 景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