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与农村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的经验

被引:72
作者
郎友兴 [1 ]
张品 [2 ]
肖可扬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贤; 权威; 农村治理; 有效性;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7.04.00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中国农村治理的新形势下,乡贤参事会蓬勃发展,引发社会热议。本文主要关注乡贤与农村治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东衡村乡贤参事会参与农村治理进行了系统探析。文献研究发现,乡贤纳入统一的权威结构对农村的治理有着显著的作用。于是,本文选取了乡贤参事会参与治理的东衡村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并将该个案与另外两个案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有无乡贤并非是否有效治理的原因;是否有效治理也并非有无乡贤的结果;真正决定是否有效治理的是有无集中的权威,村两委平台对于乡贤等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吸纳是有效治理的根本原因。因此,构建一个集中有力的乡土权威才是推进当代农村治理的可靠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乡贤理事会对我国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 [J].
张露露 ;
任中平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8) :1-5
[2]   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 [J].
李建兴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7) :82-87+158
[3]   “乡贤治村”调查 [J].
何倩倩 .
决策, 2015, (04) :49-51
[4]   重达自治:连结传统的尝试与困境——以广东省云浮和清远的探索为例 [J].
徐勇 ;
吴记峰 .
探索与争鸣, 2014, (04) :50-53
[5]   中国未来的脊梁:新乡绅 [J].
宋青宜 ;
本刊编辑部 .
观察与思考, 2010, (05) :12-13
[6]   乡村“能人”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 [J].
李强彬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5) :89-92
[7]  
孙文涛.“新乡贤”治理模式的可能性路径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6
[8]  
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  
[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