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如何促进学习?——从泰勒到厄尔的探索与反思

被引:57
作者
李鹏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习评价; 以评促学; 学习结果; 评价反馈; 学习改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以评促学是学习评价的终极目标,但是,评价如何促进学习却始终争议不断。在历史上,泰勒的"目标模式"、斯凯瑞文的"目标游离模式"和斯塔弗尔比姆的"改进模式"等理论围绕"评价有什么用"的探索建构了以评促学的"目标—改进—结果"理论框架。进入学本评估时代,关于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将"以评价促进学习"理解为过程的"黑箱",探明了学习评价"评价实施—结果反馈—教学改进+学习改进—效用生成"的作用机理。因此,为推进以评促学的实践,教师和学生等评价相关主体需要辩证看待学习评价的直接结果,反思评价结果的教育价值和改进方向,在评价后的学习和发展上追求更好的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评价改革是解决教育问题的“钥匙”吗?——从教育评价的“指挥棒”效应看如何反对“五唯” [J].
李鹏 .
教育科学, 2019, (03) :7-13
[2]   如何应对全球学习危机?——世界银行《2018世界发展报告》述评 [J].
刘骥 .
全球教育展望, 2018, 47 (06) :3-14
[3]   美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新动向:减少不必要的、低质量的高利害测验——奥巴马政府“测验行动计划”研究 [J].
龙洋 ;
王少勇 .
外国教育研究, 2016, 43 (10) :118-128
[4]   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 [J].
崔允漷 ;
雷浩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 (04) :15-22
[5]   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 [J].
曾文婕 ;
黄甫全 ;
余璐 .
教育研究, 2015, 36 (12) :79-88
[6]   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 [J].
裴娣娜 .
教育研究, 2008, (01) :17-22+29
[7]   拓展评价的视阈——20世纪美国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 [J].
赵宁宁 .
外国教育研究, 2007, (01) :51-55
[8]   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 [J].
石中英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1) :1-7+18
[9]   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 [J].
扈中平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3) :24-29
[10]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述评 [J].
刘春惠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47-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