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路径与模型

被引:17
作者
熊勇清
余意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传统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对接; 路径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给传统产业开启了"机会窗口",传统企业只有主动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对接,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增长元素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了传统企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影响因素,提出了"高端"匹配对接和"低端"匹配对接两种模式,以及"转型对接"、"升级对接"、"关联对接"和"辐射对接"四条具体匹配对接路径,同时建立了传统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对接的路径决策模型,并以A地区10家样本传统企业为例,验证了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传统企业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匹配对接提出了新的决策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J].
贺正楚 ;
吴艳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5) :678-683+721
[2]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模式研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外部效应的分析 [J].
黎春秋 ;
熊勇清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5) :32-37
[3]   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启示 [J].
高峰 ;
唐家龙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1) :56-58
[4]   制度环境、企业能力与OEM企业升级战略——东菱凯琴与佳士科技的比较案例研究 [J].
毛蕴诗 ;
姜岳新 ;
莫伟杰 .
管理世界, 2009, (06) :135-145+157
[5]   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 [J].
毛蕴诗 ;
吴瑶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1) :178-186
[6]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 [J].
李晓非 ;
韦静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25 (12) :183-186
[7]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的评价与筛选 [J].
赵玉林 ;
张倩男 .
科学学研究, 2007, (03) :435-442
[8]   我国企业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J].
孙淑英 ;
王秀村 ;
刘菊蓉 .
中国软科学, 2006, (01) :132-137
[9]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的表现及评价指标设计 [J].
陈松涛 ;
陈传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1) :69-73
[10]   论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曾晓洋 ;
李劲松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 (05)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