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正义:政治认同提升的隐喻命题

被引:5
作者
曾楠 [1 ,2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文化正义; 政治认同; 价值共识;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6.06.004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类解放的历史一定程度上是人类追求正义的历史,而人类及其正义的内在丰富与外在丰满均以文化的方式形成与存在。审视政治认同的三个界面(个体特性的自我确证、权力权威的遵从信任、他者世界的承认归属)与文化正义的三维面向(主体正义、制度正义、交往正义),可以得出,文化正义从彰显个体自主、推进社会公平、促进价值共识三个层面诠释着政治认同提升的隐喻解答。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存在论上的启示 [J].
陈立新 .
哲学动态, 2008, (01) :25-26
[2]  
权力大未来.[M].(美) 奈; 著.中信出版社.2012,
[3]  
娱乐至死.[M].(美) 波兹曼;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美) 哈维 (Harvey;D.)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  
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M].晏辉;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7]  
全球化.[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8]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 原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历史与阶级意识.[M].(匈)卢卡奇(Lukacs;Georgy)著;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