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及当代价值——对非物质劳动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再思考

被引:15
作者
孙乐强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劳动二重性; 非物质劳动论; 知识价值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2]  
Studies in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 Ronald Meek. . 1979
[3]  
Cognitive Capitalism. Yann Moulier-Boutang. . 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 195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1998
[7]  
第三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美) 瑞弗金, 2012
[8]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 斯密, 2008
[9]  
马克思与福柯[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英) 莱姆克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