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法制的世俗理性主义

被引:9
作者
许章润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制; 中国转型; 世俗理性主义; 道德—历史之维; 正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在近代中国转型的大背景下,法制的世俗化进程表现为一种世俗理性主义,反映在法制的世俗理念转型及其实践操作两方面。晚近中国法制的世俗化旨在解构传统的"礼法体制",脱离宰制性的伦理—道德语境,摒除启示性和独断论话语辖制,建构形式理性的法律体系,还原法律之为人世绳矩的规范意义,进而营造一个意义自恰而自足的法律规范体系,期望达臻"以法治国"的法律文明格局。同时,当代中国的市民立法引发了超验追问的紧张,造成"神"—"俗"之间的拉锯状态,要求以建构于道德—历史之雏的正当性来善予纾解。在此,"道德—历史正当性"是中国式政治正义的重要维度,提供了营建"家国天下"的基本道义资源和信念伦理,在为奠立于现代中国文明的法制体系提供伦理—政治意识之际,实现其间实在性与超越性的沟通和转圜。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90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法律与宗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J.Berman)著, 2003
[2]   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转型体制 [J].
萧功秦 .
浙江学刊, 2005, (05) :100-107
[5]  
ASecularAge. CharlesTaylor. . 2007
[6]  
灵魂与心[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钱穆著, 2004
[7]  
清华法治论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鸿钧, 2012
[8]  
政治的概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3
[9]  
韦伯:法律与价值[M].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猛编], 2001
[10]   论立法的正当程序 [J].
汪全胜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2) :15-24